肥東縣包公鎮小麥收割現場。
蜀山區小廟鎮小麥收割現場。
麥浪滾滾,金穗飄香,進入5月底,合肥小麥迎來豐收季。然而天氣預報顯示,今年麥收期間,合肥陰雨天氣較多,強降雨將會對麥收造成不利影響。
為趕在大雨來臨前,將這些金燦燦的小麥及時、安全地收割入庫,連日來,合肥趁著降雨空窗期,夜以繼日,全力搶收小麥。
糧食豐收,從來都不能指望“天公作美”,“事在人為”才是豐收真正的“密碼”。經過連日來的艱苦奮戰。截至4日下午記者發稿時,合肥小麥已基本收割完畢,零星掃尾。
糧食顆粒歸倉,懸著的心終于可以安放了。
告急
“民以食為天”,收割小麥是天大的事。
半個月以前,肥東縣包公鎮種糧大戶黃永杉還在不慌不忙聯系農機手和收割機。按照過往的經驗,6月10日前完成收割,便能喜獲小麥豐收。
天氣預報卻顯示4日至5日,合肥地區有降雨天氣。小麥三月怕霜、四月怕風、五月怕雨。一旦在小麥成熟期間遭遇連日降雨天氣,會導致倒伏受淹,會霉變和穗發芽,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。
“如果不能趕在雨前,將地里的麥子全部收割完,淋過雨的小麥會發芽。這大半年等于白干了,經濟損失慘重?!秉S永杉焦急地說。
看著3000畝成熟的小麥,長豐縣崗集鎮種糧企業負責人范強說:“一旦下雨后,小麥不能全數收割完,小麥會發霉,我焦急得覺都睡不好?!?/p>
肥西縣花崗鎮種糧大戶孫世祥今年種了600畝小麥,預計畝產能達到1000斤,因為即將到來的降雨,心情瞬間一落千丈,“害怕在雨前搶收不完,我心里太著急了。麥子收不回來,這大半年的心血就都白費了?!?/p>
據產前質量抽檢,預估今年合肥小麥質量等級二等偏上,有望實現種植面積、單產、總產“三提升”。
麥收時節停一停,風吹雨打一場空。
豐收在即,面對即將到來的降雨,種糧農戶們無疑心急如焚,一方面擔憂小麥搶收不及時,另一方面擔心今年的種糧收入得不到保障。
搶收
糧食豐收,從來都不能指望“天公作美”,“事在人為”才是豐收真正的“密碼”:陰雨天氣,做好防護;利用晴天,趕快收割。
面對種糧百姓的急難愁盼,合肥各地積極行動,科學調度,精準對接,加快推進搶收進度,日夜奮戰,力保小麥顆粒歸倉。
6月2日上午,經過從安慶遠道而來的4臺收割機一天半的搶收,黃永杉在肥東縣包公鎮小包社區的547畝小麥全部收割完畢,顆粒歸倉。
一茬茬小麥被卷入收割機中,收割、脫粒、除雜、裝車,一氣呵成。黃永杉看著麥田里全力工作的4臺收割機,焦慮的心情歸于平靜。
6月3日晚,范強的3000畝小麥全部收割完畢,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,“鎮里村里多方幫我們協調,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?!?/p>
6月3日晚10時30分,記者在肥西縣花崗鎮大黃村麥田看到,燈火通明,機聲隆隆。四臺收割機正在麥田里穿梭縱橫,搶收小麥。
不遠處的孫世祥,經過連續四天的晝夜奮斗,他的600畝小麥在6月3日晚全部收割完畢,糧食歸倉,“之前急到上火,嗓子都快啞了。小麥收完了,過幾天就開始準備種水稻了?!?/p>
在一旁緊盯著麥收的肥西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炯告訴記者,截至6月3日晚10時,肥西縣小麥收割完成36.7萬畝,收割進度達98%。
4日零時30分,記者來到肥東縣石塘鎮富光社區時,一片寂靜。幾分鐘后,從蕪湖轉運過來的2臺收割機被運送到麥田。
來不及休息,農機手駕駛收割機迅速趕往麥田,挑燈夜戰?,F場馬上呈現另外一番景象,馬達轟鳴,燈光閃爍。
在一旁緊盯著搶收的種糧大戶孫業江今年種植了380畝小麥,看著小麥一片片地被割掉,他的心情逐漸舒緩,“鎮村多方幫我協調農機,整晚農機不歇,6月4日完成這一片麥田的收割?!?/p>
4日凌晨3時,經過連續奮戰,肥東縣石塘鎮完成了全部4.85萬畝小麥的搶收任務。
黑白連軸轉,人歇機不歇,全力組織搶時搶收小麥??粗涣Ao枬M的麥粒顆粒盡歸倉,村民笑開顏。
合力
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小麥迎來收獲,是攻堅克難應對極端天氣、病蟲害等多種挑戰的結果,更離不開全市上下各級各部門及廣大干部群眾的齊心協力,上下同心。
合肥市全面抓好機具調度、信息發布、應急支援、后勤保障、指導服務、安全監管等工作,日夜奮戰,努力實現顆粒歸倉。
全市累計投入聯合收割機近2萬臺,協調高速公路管理部門設立跨區作業綠色通道,在主要路口、小麥主產區各鄉鎮設立跨區作業接待站,為外來農機手提供服務。各地組織農機手利用機載燈、探照燈、無人機照明,24小時全力搶收。
合肥市、縣、鄉、村廣大干部駐守一線,協調農機確定收割時間,及時解決各種問題。
“我們多渠道協調解決收割機,59臺收割機滿負荷運轉。4個農事服務中心的烘干機24小時開工,日烘干能力達到400噸?!狈蕱|縣石塘鎮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巢湖市壩鎮人大副主席鄭金應說,6月3日下午,巢湖市壩鎮區域小麥收割完畢后,壩鎮還調度3臺收割機赴蘇灣鎮支援小麥收割,協調3臺收割機支持巢北片區。
來自壩鎮本地的農機手朱同清完成壩鎮的收割任務后,積極響應號召,前往巢北片區去幫助其他大戶收割。
在肥東縣石塘鎮英超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,5臺烘干機24小時運轉,全力為農戶提供小麥烘干服務,初步統計,烘干量累計接近1000噸。
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合肥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,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交出了沉甸甸的豐收答卷。
(合肥通客戶端-合報全媒體記者周洪/文 高勇/攝)